(老闆本意,也不想高調,不太想上網;但聊天內容實在太有趣,唯將其名隱之,與大家分享 )
本來也不覺察這兒有一家紙紮店 – 毫不起眼的外觀,不如鄰近的花牌店般燈光通明;加上晚上八時多,大概是準備關門吧,門也半掩著。還好,朋友眼尖,看到裏面的紙紮;也夠膽粗,走了入去 – 因為工作,他需要一個紙紮。
又本來 – 只是想在外面稍等一等,順道處理一下事務;事辦好了,朋友還沒有出來,好奇,走了入去;老闆娘很健談,居然已開始談到紙紮店的前世今生。
我一直都以為,這一帶的紙紮店都只是家族生意,但居然機緣太巧合,這家不是。
「這兒,是我丈夫白手 (興家) 的」開業二十多年,甚麼都要捱:「這個舖位都是我丈夫捱出來的」幸好。講起兩街之隔的大光燈 - 當年一眾廣播劇前輩極力推介的老字號麵店,最近也不敵瘋狂加租而被迫結業;「豆腐潤咁細都要收佢三萬蚊租!」再一次幸好,老闆當初有先見之明,死捱都要買下此舖位。這兒絕不是豆腐潤,要加起租來,恐怕真要六七萬一個月,點頂?
但就算有了自己舖,都不代表可以「歎世界」:「我日日都食『翅』架!」吓,日日都食翅咁好景,我有冇聽錯?還好老闆娘接了下去:「日日都會俾啲竹刺親!」原來是食「刺」,刺傷的刺。 每天和竹鬥法,難免會被竹片刺傷刮傷。 同為女人,完全能想像自己一雙纖纖玉手不斷被刺傷刮傷之下的痛楚 (手上和心中) ;同為女人,完全能體會,她為這店放棄了多少。
一分一毫賺來都是辛苦錢。如今更見艱難。經濟不景之下,肯花大錢買金銀衣紙來燒的人,日益見少。
那麼,如今愈來愈多人篤信基督,不信燒衣紙這一套,會否有影響? 「唉,基督教害人啊 」滿懷感觸地說。
但這感觸,不光是因影響生意,更多的,是慨嘆傳統文化受到違棄。
「我見過很多,仔女自己信基督教,明明父母唔信的,都堅持唔燒衣紙俾父母,有啲仲因此同屋企人嗌交.....唉,基督教分化人啊。」感慨萬千。
但感慨當中,趣事也不少;有人因信仰而堅持不燒衣紙給往生的父親;結果,父親報夢,說在下面冇錢使;教徒哭喪著臉找老闆娘:點算好啊?
老闆娘教路,燒衣紙這會事,寧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無,簡單燒個衣包,入面有錢應夠先人用的。筆者想起每年清明都燒衣給外婆的老媽,有年遲了兩天燒,都收到外婆報夢;娘親那副一把年紀仍花容失色的模樣,至今仍記得。
講起報夢,笑料還多得很; 「客家那些水上人家,他們傳統會於紙紮上用煙頭『辣』幾個洞;」大概都是刻板工作中的調味品,老闆娘講得特別開心: 「有次有個客聽佢親戚講照做,響燒俾佢阿爸的紙紮上辣了幾個洞;但點知,之後佢阿爸報夢話:『仔啊,間屋漏水啊,點算?』」
我們都禁住大笑出來「咁點算啊?」「佢都咁問我啊!冇得算架喇,唯有燒多次啦!」可謂大損失;但最甘的,原來不是買多份紙紮,而是要租爐 - 所以老闆娘提醒大家,要燒,都要小心諗清楚有否甩漏。
老闆娘健談,轉數快,也幽默,所以,她的紙紮也會與時並進。最新款電子產品,當然唔少得。
「那,會有先人報夢上來投訴說不會用 iphone或ipad 嗎?」「唏!有工人架嘛!通常會燒兩個工人俾佢,加上屋入面都會有兩個 ….工人可以幫佢架嘛!而家就算係有老人家唔識用電話都係工人幫佢『禁』架啦!」又係喎。
但現在很少本地工人吧?「菲傭我都造過!」嘩喂,那些紙紮人都是粉紅色的啊,點分?「油黑佢咪係菲傭囉!印傭都係咁架喇!」我又忍不住笑了出來。真想看看,可惜當時沒有。
也因為與時並進,讓老闆娘練多一身好本領;因為要避免燃燒時製造有毒氣體,對紙紮原料的限制,近十年來,愈來愈嚴格; 紙紮的功夫,得要愈來愈靈巧。「以前可以用發泡膠,瓦通紙做牌匾,屋,等;而在都唔得,唯有用紙啊;紙係得咁薄,係考功夫咗!」隨著時代更替而驅使手藝日益精巧的,紙紮業恐時少數。
「以前人們會燒先著過嘅衫....真正嘅衫,去燒;而家都唔得啦!」但元寶香燭一大堆,不怕家屬魚目混珠嗎?「所以一定要攞上手,聚手的,多數唔止得紙,我會叫佢哋攞返出嚟。」把關都做埋。
但手藝再進步,在其他傳統行業一樣,也難逃式微的命運;紙紮辛苦,「日日食刺」,工時又長,和很多傳統的行業一樣,辛苦;做父母的,會想他們舒舒服服地打份寫字樓工,還是辛辛苦苦繼承衣鉢呢?
很可惜,但又現實得很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