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、圖:Benson
現時具有本地特色的活動少之有少,大家第一時間可能只會想起大坑舞火龍及長洲太平清醮,而大家聽過青衣天后寶誕嗎?此活動出奇地在網上廣泛宣傳,吸引不少市民到此潮聖,為何?因為大部份都為食而來!
看見這情境,記起政府在2002年再次重開「上環大笪地」,筆者小時候也曾經逛過,在記憶中非常多街頭小食!最記憶猶新就是椒鹽瀨尿蝦及辣酒煮花螺,雖然現時在大排檔也可品嚐,但這種風味及味道難以尋回。當然這種蚊型夜市不能與當年大笪地比較。
筆者當天約七時多進入青衣戲棚,發現人擠擁湧,進入小吃攤位場地,簡直水泄不通,人龍多處出現,如果想吃小吃的話就要趁早,因為至少要等半小時或以上。
但筆者感覺部份人醉翁之意不在酒,大家似乎都為吃而來,變得反客為主,但希望大家多注意青衣戲棚,雖然未能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,但筆者覺得此戲棚據有濃烈本地味道,可惜現在愈來愈少人入行及少人前往觀賞,很可能因而在未來失傳。
最後當然大部份人(包括筆者)也十分喜歡本地小吃,也希望政府設立屬於香港人的夜市,但希望各位自律保持地方清潔,因筆者最近經過青衣市政大廈旁的空地,情境有點像一年一度的「桂林街夜市」,此話何解?就是活動完結後滿地垃圾,看到這情境只好慨嘆一番。
太公按:平時協助香港老店影靚相的Benson 今次第一次為香港老店撰文,圖文並茂,張張靚相,一於讓諸位大飽眼福,各位看倌請多多支持。
青衣天后誕,作為新西居民的太公,也有去,而且真的是為了吃(宵夜)而去 - 同行朋友是青衣人,一見到這些小販就緬懷不已:天后誕的這些小販,大部份以前在長發擺檔的;以前長發邨每到晚上,就會出現一排「小販陣」,屬街坊宵夜勝地,雖然不是珍饈百味,但款式之多而風味之佳,絕對是窮風流餓快活的鮮活見證;只是,隨著青衣城落成也隨著領匯接手商場,小販區「被規劃」,只見一兩間小食店,昔日虛陷情景,只有於每年一次的天后誕和真君大帝寶誕 (都是同一個月發生),這些小販有機會再出來擺檔,才會出現。
這天后誕和真君大帝寶誕,也許是青衣居民和青衣這些昔日小販每年難得一聚的「七夕」。
影得好,就算沒有機會去到,都感受到現場的氣紛啊。
回覆刪除